南京著名作家、省作协副主席鲁敏告诉记者,“其实这确实是因人而异,说文学与作文差异过大的人有,而说语文训练对写作有益处的人也有。”
对于有其他传统作家认为张一一的行为意在炒作时,鲁敏说:“我觉得不能叫炒作,应该是这个人的一个营销行为吧,还挺没意思。”
张一一的代理律师韦当认为,高考作为指导高中教学最权威、方向最明确的指挥棒,其答案评分的制定依据和理由应当向大众公开,让学生领会,否则学生考过后答对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错了更不知为什么会错,这种统一标准答案却不愿说明依据和理由其实是一种蒙昧教学。
“其实我能明白为何他要这样做,但是我觉得他的行为对于语文课、作文写作以及文学创作者三者的关系,并没有帮助,这并不能改变作文与当下文学的关系,也不可能有新的推动。”鲁敏告诉记者,其实并非只有张一一一个发表过文学作品的人参加过高考,众多传统作家曾经也进行过各种大小的语文考试。
但是记者连续采访了几位不愿公布姓名的传统作家,大多曾经的语文考试都不太理想。“我曾经的中考语文成绩其实也不理想。”对此,鲁敏并没有回避,“因为我们的作品并不是让你表达自在的一个创作。我并不批判它,但是作文本来就不是文学审美。”
在鲁敏看来,作文只不过就是一个学生的得分点,“这是一个便于老师操作的机制。就像是物理考试一样,是一个用来淘汰、刷分的一个工具。一个人物理考得好,不代表他喜欢物理,化学考得好,不代表他以后就要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这和语文考试其实是一个道理,并没有什么逻辑关系。”
鲁敏告诉记者,在现行的教育之下,这样的考试是众多学生不得不走的一条路而已,“我理解。”然而作为作家的她,为此难免有些悲伤。
不少人都会想,作家们对于写作信手拈来,为何还会在作文上栽跟头?“其实我还挺怕应试作文的,因为这本来就违反了写作的本性,文学写作是需要发乎心声的。”鲁敏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今年正在念高二,因此她近些年对高考的作文一直颇为关注,“但我不敢指导她写作文。”
在女儿年纪小的时候,鲁敏曾经尝试过用作家的眼光去教女儿写作文,“试过,效果并不好。那些我们认为的剑走偏锋、创意,似乎并不适合作文写作。”在采访中,金陵晚报记者了解到,其实尝试教自己子女写作的作家并不少,但似乎都遇到这样的囧境。
作文和文学如果能够两全,鲁敏认为最理想的,“但我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么一天,或者说这么一天得等多久。”
张一一,专栏作家、客座教授、娱乐圈和艺术家经纪人、概念营销学创立者、中华姓氏歌曲总策划人、农村文化月发起人
张一一和他收到的查分短信。
其实我还挺怕应试作文的,因为这本来就违反了写作的本性,文学写作是需要发乎心声的。女儿今年正在念高二,我不敢指导她写作文。
——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
2007年有媒体邀请小学生、作家一起写“高考作文”,当时我批改作文,结果改出来,作家的作文刚刚及格,而小学生却得了高分。
——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高考语文学科研究专家喻旭初
我在教学中是很矛盾的,如果是培养学生文学兴趣的课,我主张个性张扬,但如果是考试作文,我却要告诫学生遵守规则。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南京作家余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