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孔子诞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联合凤凰网和凤凰卫视,在岳麓书院大成殿前坪举办了庄严的祭孔大典,并邀请现场嘉宾齐声诵读《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篇章。此外,天心区红卫小学、湖南科技学院等学校也举行了诵经典、行拜师礼等各种祭孔活动。
现场1岳麓书院:释奠仪式成祭孔重头戏
中断百年之后,岳麓书院自去年起重启祭孔活动。今年祭孔大典的重头戏为释奠仪式,该仪式原为古代书院的祭祀典礼,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分为迎神、三献礼、饮福受胙、撤馔、送神和望瘗等环节。
昨日上午9时28分,随着乐师奏响祭孔乐曲,大成殿前佩戴“祭孔”黄色绥带的300余名嘉宾,面朝孔子像行三鞠躬礼。乐曲停止后,进入三献礼环节,分别是初献礼、亚献礼和终献礼。作为大典主献官,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教授洗手擦干后,来到孔子头像前的香炉上香。随后,现场乐曲再次响起,他从礼仪生手中先后接过盛有供品的盘子和酒杯,再次面向孔子像行鞠躬礼。礼毕,宣读祝文后,初献礼结束。紧接着,进入亚献礼和终献礼环节,流程与初献礼相似。此外,还向颜子、曾子、孟子等先师行了分献礼。
释奠仪式结束后,300余名嘉宾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齐声诵读了《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篇章。其中一群身着汉服、诵读经典的小学生们,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学生所在学校诺贝尔摇篮小学校长阳玉娟介绍,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播种”式教育,让经典国学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播下种子。
现场2天心区红卫小学:两千小学生齐诵经典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昨日上午,在天心区红卫小学操场上,2020名小学生跟着领诵人,用吟诵这种“中国人的读书方式”诵读《论语》,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这是2014年全球华人祭孔大典暨第二届全球华人经典诵读日湖南分会场上的一幕。
如乐声般的吟诵声吸引了校园周边路人的驻足。“真好听!”家住附近的居民刘希说,他感觉这种声音很久没听到了,“似乎是我爷爷那辈读书的方法,我小时候听他读过,现在再听孩子们集体吟诵,宛如时空穿越。”红卫小学六(1)班学生魏勇祯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吟诵《论语》里的“吾日三省吾身”,“我现在经常会问自己,我在我妈妈眼里是否是好儿子?
据活动发起人之一、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孝听介绍,为纪念孔子诞辰,今年全球共有200多个分会场与湖南分会场同时进行经典吟诵,“我们希望重塑中华道德从诵读经典开始,因为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现场3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着汉服行拜师礼
身着华丽的汉服行拜师礼,展示汉礼、秀书法和茶艺……昨日,湖南科技学院的学生们在孔子雕像前行传统三献礼,帛醴敬献,恭颂祝文,完整展示了古代学子求学拜师的流程。
随后,汉服爱好者们还为大家展示了汉服的基本形制和汉礼,以及茶艺、书法和射礼,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与经典的汉服之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更好弘扬传统文化,他们甚至穿着汉服走进课堂和图书馆。
“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传统气息,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了汉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该校新闻传播系学生罗巍说。
中华民族崛起
还需中华文明崛起
朱汉民教授向记者介绍,追思先祖、崇敬先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祭祀先圣先师亦是古代书院三大规制之一,而祭祀也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在史书上都有完整记载。岳麓书院举行的此次释奠仪式,基本上根据岳麓书院关于祭孔的记载,将其恢复还原而来,不过根据时代的变化,也做了一些简化。
“中华民族的崛起不仅是政治上的崛起,还有中华文明的崛起和复兴,这其中必然会带有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朱汉民说,未来的世界是多元文明共存的世界,中华文明作为没有中断的文明,一定是在这多元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是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文化和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部分,所以祭祀孔子,向国学致敬,希望岳麓书院成为中华文明复兴中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