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嫌事小,不惧事难,不怕事烦。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未央区徐家湾街道党工委坚持透过具体问题查摆“四风”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带动“四风”问题整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齐头并进,相得益彰”,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问题。
一学两送学习教育求“广”
“这是这些年来,我收到的最好的‘慰问品’”,徐家湾社区党总支离退支部老党员宋学通在收到社区党总支书记亲自给他送来的学习资料后激动地说。
在集中培训环节,徐家湾街道积极开展“一学两送”服务。党工委组织全体村、社区两委会干部、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机关全体党员共计130余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基层党员干部培训,邀请专家讲课,观看党史视频,开展互动交流。通过集中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思想境界进一步提升,消除了“与己无关”、“差不多了”、“不以为然”、“基层不存在‘四风’问题”等错误认识。针对流动党员以及外出就业无法回来参加活动的党员,各党(总)支部分别邮寄了《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相关资料供其学习;对老党员或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集中学习的党员,党(总)支部指定专人送学上门。通过集中学习、寄送资料和“上门送学”的方式,全街实现了对639名党员培训工作的全覆盖。
一封小笺征求意见求“诚”
在征求意见环节,徐家湾街道坚持开门搞活动,印制并发放各类征求意见表2000余套,特别是每套都附上了一封小笺,小笺上对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内容、目标进行了详细说明,真诚欢迎党员群众提出批评意见及建议。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街道借鉴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做法,印制了谈话表,采取“面对面”、“背对背”、“点对点”的办法,要求党员之间两两约谈,逐一见面,开诚布公,互相听取意见并认真记录。目前,已累计完成谈心谈话记录表1000余份。通过群众提和党员互相提相结合的方式,共征集到涉及农村、社区党员干部不同形式的“四风”问题120余条、生产生活类问题200余条,为查摆问题奠定了基础。
实事求是查摆问题求“深”
“干事不实,只求面面光,看不见群众的真正需要。
比如,把北辰大道和村委会门前的路搞得很排场,既有宣传栏又悬挂旗子,给来来往往的人展示形象,但是就是看不到村上还有没改造的老路,见下雨就走不了,群众出行极不方便”,在徐家湾街道北辰村党支部的对照检查材料里,支部班子紧密联系民生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为了保证各村、社区找准问题,既聚焦“四风”,又联系村情社情,徐家湾街道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各村、社区,对3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进行了走访,根据他们的建议,整理归纳出了当前农村、社区干部容易出现的“四风”问题及表现,印发至各村、社区,要求各党(总)支部班子及成员认真对照认领,结合前期征集到的批评意见,深刻查摆自身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
双管齐下解决问题求“实”
“在基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双管齐下,既要聚焦‘四风’问题抓整改,还要盯紧民生问题抓落实。”谈到第三茬次教育实践活动,徐家湾街道党工委书记高育强认为一定要在“实”上下功夫。
群众反映绿皮垃圾桶摆在村中间太影响形象,河址西支部班子立即联系有关部门装了6个垃圾台;群众指出村里面有条路泥泞难行,北辰支部班子很快就开始实施硬化;老奶奶齐婷云生活困难,自己和老伴都身体不好,徐家湾社区支部就主动上门,联系民政部门,给她办理了特困补助……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徐家湾街道要求各村、社区支部在开展活动中必须根据征集查摆到的意见建议,建立“两个台账”:一个是“四风”问题台账,一个是民生问题台账,根据台账逐个问题落实整改承诺、措施、责任人和时限,保证每个问题都不落空。欠着群众“两个台账”,各基层党组织都有了紧迫感,而随着一个个民生问题的解决,第三茬次教育实践活动在徐家湾街道渐入佳境。
通讯员张鹏记者方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