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菏泽彭会清与家人风雨同舟 孝老爱亲引赞叹

2015-09-30 11:11:09
微信扫一扫,关注家乡曹县 微信扫一扫,关注家乡曹县 微信扫一扫,关注家乡曹县 微信扫一扫,关注家乡曹县

公公张宗照今年64岁,兄妹四人,多年来,莫名的家族病笼罩着这个家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浑身乏力,直至不能正常行走。二十年来,张宗照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常年离不开药,大小便不能出屋门。年轻的彭会清不怕脏不怕累,每天为公公端屎端尿,洗脸洗脚。公公有严重的静脉曲张,彭会清每天早上都要用白布把公公的两条腿缠裹起来,防止血液倒流,晚上洗脚时再解开。彭会清四处打听偏方为公公治病,两年前开始在梁山一家医院治疗。由于公公不能站立行走,每次看病,彭会清都要租辆面包车,抱着公公上下车,在医院上下楼。病友和医生都羡慕张宗照:“你闺女真好!真孝顺!”当得知真相时,许多人感叹地说:“这样的儿媳妇实在是难找啊!”院长也被彭会清的精神打动,免费为老人治疗。


“我们全家把会清给拖累了,要不是她,我还不知道活到哪一天呢?”提起儿媳妇,张宗照眼泪直打转。为控制病情,彭会清每隔几天都得带着公公去梁山检查,这两年光租车就花了八千多块钱。公公心疼钱,多次提出不再治疗了,彭会清则笑着开导公公婆婆:“钱花了可以再挣,借的钱我会想法慢慢还。只要你和妈的身体好,家庭团圆,这比啥都强!”


屋漏偏逢连阴雨,六年前,婆婆刘瑞鑫双腿股骨头坏死,住院期间又患了脑溢血。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命虽然保住了,可是留下了后遗症,连饭也不能做了,婆婆连续住了三次院,欠下五六万的外债。如今,她每天拄着个拐杖,眼睁睁地看着儿媳妇忙来忙去,常常不由自地主掉泪。每当这时,彭会清就拉着婆婆的手,说“妈,别哭,我不累。”提起儿媳妇,说话不利索的她只有一个字:“好!”


尽管家里负担重,可彭会清对公公婆婆一直很大方,公婆床前的零食从来没断过,一年四季公婆穿的衣服鞋袜日常用品她都得买回来,从不让老人操心。闲下来的时候,她就陪公婆说说心里话,相互鼓励着,温馨的场景让邻居羡慕不已。


精心照料患病的二大爷和小姑子


二大爷就是公公的二哥张宗乾,他身体重残,只能用手拖着个小板凳行走,一生未娶。由于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大小便经常遗留在被子上。只要天气允许,彭会清都要为老人晒被子,脏被子随时给拆洗。两年前,老人不幸烧伤,彭会清每天为老人喂汤喂饭,伺侯老人吃药,像亲闺女一样。老人临终前,彭会清给他穿好寿衣,看着他安祥地离去,随后又披麻戴孝为老人送终。“二大爷活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一个亲人,临老又享了会清的福了!”这是乡亲们共同的结论。


彭会清的小姑子是公公婆婆收养的,她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了娘家。家庭的不幸让她一度患上了精神疾病,彭会清带着她走遍了周边县城,最终治愈。在那几年里,彭会清一直把她的女儿和自己的女儿同样照顾。年前,小姑子再婚时带走了女儿,彭会清象割去了心头肉一样,难受得几天吃不下饭。


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为了不让常年在外工作的丈夫分心,彭会清每次打电话都是乐呵呵的,报喜不报忧。丈夫有时候难免把工作中的劳累、不愉快在电话中向她倾诉,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胸怀安慰丈夫,为他排忧解难。春风化雨般温暖的话语使丈夫能消除烦恼,以愉快的心情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她们婚后相敬如宾,坦诚相待,在处理家庭大事小事上,夫妻平等对待从不翻脸。


她平时虽然很忙,但从没忘记对孩子的教育。她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她教育孩子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孩子怎样做人,学会做事,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她不但注重成绩,还叫孩子从小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行,在她的教育和熏陶下,两个孩子都很孝顺、懂事。


婆婆住院期间,彭会清学会了量血压,出院后,她也买了一个,隔三差五地就给公公婆婆量量。村里人知道她会量血压后也有不少人找她量血压,她有时干活累的不想动弹,如果有人找她量血压,她也会笑呵呵的拿出血压计为别人量,还有时亲自上门为老年人量血压。71岁的徐凤瑞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个:“会清这孩子很实在,和街坊邻居处得也很好,哪家有事她都去帮忙。”


“牵手相伴十几个春夏秋冬,我们一家人风雨同舟,共同克服种种困难,一家人从没因一点小事红过脸,吵过嘴,家庭的美满和幸福,都是儿媳妇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的。”彭会清的公公说。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原文:菏泽彭会清与家人风雨同舟 孝老爱亲引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