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防科工局印发《2015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在军工开放、资源共享、军工高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明确了今年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27项重点任务。
近日,巴基斯坦时隔七年举办盛况空前的阅兵式,并展示了大量中国制造的先进武器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事实上,巴基斯坦的国防装备几乎被中国所承包,中国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柱,本期策划,我就来谈谈中巴军事合作和其未来。
中巴军事合作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有40多年历史,防务装备合作是中巴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围绕着巴基斯坦武器装备需求,双方从空中、海上、水下和陆地武器系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据斯德哥尔摩研究所数据显示,55%中国军备出口流入到巴基斯坦。
虽然美国为了反恐的理由不断接近巴基斯坦,但巴方认为美国是个“不可靠的合作伙伴”,所以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其最大的武器供应国。外媒普遍认为,就中国而言,中国对巴提供武器,既可以达到遏制印度的目的,又可以获得进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湾地区的途径。
外国媒体认为,中国现代化军工企业的努力令许多国家受益,因为美国拒绝与其盟国分享关键技术,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技术封锁和歧视性政策限制了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却给中国带来了机会,以巴基斯坦为例,虽然美国不与巴基斯坦分享无人机技术,但中国肯定会填补这个缺口。
在坦克、战斗机、水面舰艇和制导武器领域,中国不仅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可靠耐用的武器系统,而且还帮助巴基斯坦组件了一个完善的武器装备工业,巴基斯坦也从零学起,成为伊斯兰世界仅有的三个具备较完整国防工业能力的国家之一(另外两个是土耳其和伊朗)。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武器需求同时也成就了中国目前在世界武器出口国家中的地位,外国媒体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第三大武器出口国,巴基斯坦武器采购项目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在中国军备出口中,约一半以上流入巴基斯坦。
现在就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巴军事合作中最重要的几个项目,图片为巴方装备法制“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据外媒称,中国曾在巴基斯坦的帮助下得到过该型导弹的资料,这就是中国红旗-7型导弹的原型。
在近日的巴方阅兵中,巴基斯坦防空部队装备的FM-90改进型防空导弹系统首次曝光,而FM-90恰恰是中国红旗-7的出口版本,这种巴基斯坦采购西方发达国家武器,中国随后得到技术情报加以仿制的现象,被一些媒体形容为“中巴山寨联合体”。
虽然西方媒体普遍认为巴基斯坦向中国提供了F-16战斗机和“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技术秘密,但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这个传闻的真实性,一些媒体绘声绘色地描述因故障坠毁在巴基斯坦的美国导弹如何秘密运送到中国,然而有如何被中国技术人员分解研究。
显然这些捕风捉影的猜测并不是事实,但巴基斯坦自身研制的”巴布尔“巡航导弹显然和中国的技术输出有关,特别是CM-602G导弹和”巴布尔“巡航导弹就像孪生兄弟。
除去巴基斯坦的陆基巡航导弹以外,中国的远程火箭炮技术输出,还让巴基斯坦研制了”纳赛尔“核火箭炮,这种多管火箭炮被巴方装上核弹头后,成为目前世界上射程最小的核武器之一。
请注意”纳赛尔“多管火箭炮的载重车来自中国的WS系列,而箱式定向器与中国的出口火箭炮类似,巴方在中国卫士-2火箭炮的基础上,改进了火箭弹,使它成为具备巴基斯坦特色的对印战略威慑武器。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军贸合作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性的不同,西方国家对巴方出口常常只出售武器,不出口技术,对巴方采取歧视性政策,但中方不仅给巴基斯坦提供急需的装备,还”授人以渔“,帮助巴基斯坦组建自己的国防工业,图片就是在中方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巴基斯坦自制的现代化导弹艇项目。
中国向巴方出口的“阿兹马特”级导弹艇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水面舰艇,外形采用隐身设计,具备大航速和现代化火控系统,配备有远程反舰导弹,可以对敌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实施突击,为了帮助巴方掌握隐身导弹艇的生产技术,该舰首艘由天津新港船厂建造,第二艘由巴方卡拉奇造船厂制造。
除去隐身导弹艇项目以外,中国还承包了巴海军4艘护卫舰的建造认为,中方除了向巴方交付3艘F-22导弹护卫舰的同时,还帮助巴方自行建造了该级舰艇的第4艘,使巴基斯坦成为能够建造现代化护卫舰的国家。
F-22P项目对中巴军事合作影响深远,一方面,巴方急需一批新型护卫舰来抵消印度近年来在武器装备方面发展的压力,另一方,中国通过F-22P项目成功的敲开了其他伊斯兰国家舰艇出口的大门。
图片为巴方阅兵式上的中国制A-100火箭炮系统,中巴防务合作事实上改变了南亚的地缘政治面貌,正是由于中国对巴方国防工业的培育,才使得巴方有能力制衡印度在次大陆上的战略冒进。
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大量出售具有中国背景的武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武器具有较好的性价比。以“红箭-8”反坦克导弹为例,该导弹重量轻,威力大,几乎能满足所有第三世界国家军队的需要。同时,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数一数二的军事大国,中国武器在该国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
诸如“前卫-1”防空导弹在印巴冲突中的上佳表现,以及巴军方对JF-17战斗机的称赞,都是最好的广告。巴方在使用这些武器的同时,也让它国对中国武器有了全新认识。
现在,巴基斯坦已成功地向马来西亚推销了“安扎-MK2”型防空导弹,该弹据称是中国“前卫-1”导弹的巴基斯坦版。巴基斯坦吸收中国技术制造的“哈立德”主战坦克也在全力向中东推销。
中国对巴方的武器装备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中国还让巴基斯坦从一个完全依赖进口武器的国家变成一个以可以出口武器的国家。
例如巴基斯坦引进了红箭-8反坦克导弹,并实现国产化后,命名为Bakter Shikan导弹。在波黑战争中,波斯尼亚武装使用巴基斯坦援助的该导弹在2000米距离上摧毁过塞尔维亚武装的M-84坦克。叙利亚内战中,该导弹被中东国家大量购买用于援助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他们使用红箭-8也获得了战果。
又例如,JF-17“枭龙”战斗机是目前中巴两国航空工业交流新时代的代表。在“枭龙”的研制中,巴空军不仅仅是投资方,凭借其丰富的作战经验还深度介入了设计工作,巴方也从这个项目中首次掌握了战斗机生产技术。
目前,JF-17型轻型战斗机是巴基斯坦首次参与建造的战斗机,目前,位于伊斯兰堡北部的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综合公司为巴基斯坦空军总共生产了40架JF-17型战斗机,巴方最初只用于组装和试飞,而现在巴基斯坦战机的60%的机身部分以及80%的航空电子设备都出自这里。
目前,随着巴基斯坦方面开始稳定生产JF-17,“枭龙”战机已成为巴空军的新锐力量,而且,巴方还积极向国外出口,据称,已经拿下缅甸数十架战斗机出口合同。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称,“中国武器出口中的55%是针对巴基斯坦,再加上巴未来计划从中国购买的战斗机、潜艇和护卫舰,巴基斯坦在未来几年应该还是中国武器最大的出口国家。”
图片为中方授权巴方生产的无人机。《简氏》称,1965年,巴基斯坦在与印度的战争中使用了美国武器。次年,美国决定停止向巴基斯坦出口武器。一名巴基斯坦军事官员曾对媒体说,“正是1966年这个关键时期,中巴两国的关系变得非常关键,互相不可分割。”
据称,巴基斯坦空军曾经与中国商讨购买36架歼-10型战斗机,但是由于巴基斯坦的财政问题,该计划自2012年初就被搁缓。为筹集购买歼-10的资金,巴基斯坦同中国一起向其他国家推销JF-17型战斗机。
在过去的两年中,巴基斯坦一直在同中国海军商议购买6艘新型潜艇和新一批预警机的计划,除此之外,在陆军方面,中巴联合生产或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主战坦克,大炮以及地对空导弹等空中防御系统。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巴基斯坦将仍然成为中国武器的主要出口市场,巴方和中方的钢铁般合作还将继续。
京华时报讯据解放军报官方微博报道,日前,国防科工局印发《2015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在军工开放、资源共享、军工高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明确了今年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27项重点任务。
在扩大军工开放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一系列举措:修订出台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放开可通过市场调节的产品;简化准入程序,试点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与装备承制资格联合审查,研究创新性研制资质后置审查操作办法;修订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分类指导目录,完善审查办法,拓宽社会投资领域,推动资本层面的“民参军”;研究建立许可持证单位履约信誉评级制度,探索推进第三方评价。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今年将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鼓励国防科技知识产权向民用领域转让;研究提出推动核燃料循环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意见和思路,制定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升核燃料循环各环节产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等领域应用;启动卫星应用“十三五”规划编制,研究高分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建设高分专项成果转化平台,以遥感卫星为突破口,促进卫星资源和卫星数据共享;支持军工发挥技术和能力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行动计划》还将通过拟制军工重大设备设施开放目录清单、建立军民融合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举办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编制发布2015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和《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等措施,推动军民资源共享,推进军民供需信息互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