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日媒称中方删除东海防空识别区"警告性内容"

2014-12-30 08:03:34

据日本《朝日新闻》12月28日报道,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向各国通报的航空信息中,删除了中国国防部在包含钓鱼岛上空的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时发布的“对不配合识别或者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的规则内容。


美海军P-3C反潜机是名副其实的“冷战老兵”,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1959年11月首飞,1962年8月服役由于性能可靠,至今仍有154架在美海军中服役。


美军EP-3系列电子侦察机,是军迷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机型,2001年4月1日,正是一架美军EP-3侦察机,在海南岛附近空域突然撞向在旁监视的中国海航一架歼8II战机,飞行员王伟不幸牺牲。


日本P-3C反潜巡逻机是近年来中日海上争端的常客,日方共装备有99架P-3C,规模仅次于美军。


日本空自F-15J与F-15DJ编队飞行。


E-767预警机可以算得上日本空自的“掌上明珠”,由波音767改进而来,于2000年5月10日服役,由于价格昂贵,仅装备了4架,这种通常“位居幕后”的机型,此次高调闯入中国防空识别区也属首次。


中国海军航空兵苏30MKK战斗机。


据日本《朝日新闻》12月28日报道,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向各国通报的航空信息中,删除了中国国防部在包含钓鱼岛上空的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时发布的“对不配合识别或者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的规则内容。外交消息人士认为,中方担心如果实际按照规则执行,会容易助长国际摩擦。


日媒称,中国国防部去年11月划设防空识别区时发布识别规则,要求所有航空器向中国当局通报飞行计划,对不配合识别或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军方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中国民航局也以临时航空情报的形式,向海外的航空人士通报了这一规则。


日美两国政府反对中方“不当侵害飞行自由”,表示不会遵守规则,但各航空公司却向中方提交了飞行计划。


然而,今年2月,中国民航局在供各国航空人士使用的“中国航行资料汇编”中,没有使用“在这片空域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的条款。据日本国土交通省介绍,10月,民航局又删除了包含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的临时航空情报。


报道称,日本的各航空公司现在都没有向中国当局提交飞行计划,据说此前也没有遭遇很大的麻烦。


另一方面,中国国防部网站上并没有更改防空识别区的识别规则,这与各国航空人士遵守的航行资料汇编在规则上有所不同。报道称,中国航空当局采用与军方不同的规则,可以说是比较罕见。


中国军队总参谋部的一位前干部指出,“如果国防部改变规则,会容易招致国内的反对。也就是说,在保留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的同时,会在实际运用上遵守国际规则”。


不过,日本的航空关系人士说,“只要中国国防部不改变规则,就无法打消对其采取强硬措施的顾虑”。


原文:日媒称中方删除东海防空识别区"警告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