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惊人之作难觅 回归常规与平常

2014-12-25 22:02:40

回顾2014年中国文坛,有影响力的名家名作较少,各类文学奖的评选比较集中,如鲁奖、老舍奖、路遥奖等都引发了一些话题,成为文化热点。


对此,评论家陈晓明表示,文学奖的热点较多缘于大家对专业人士观点的不了解,中国当前文化观念的多元化虽难以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但也更加丰富了。青年作家徐则臣表示,作家渴望有尊严地获得文学奖,话题本身没什么,关键在于话题是否是文学本身。


网络文学热闹非凡的同时,阅读经典依然是潮流,文学经典依然是各大出版单位的长销品。不少经典书籍及其点评,成为一些文学爱好者谈论的热点话题,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莎士比亚的戏剧、马克·吐温的小说、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与会作家王树增接受采访时表示,单纯地去追求这份书单的完整性没太大意义,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更多人去读书。曹文学则认为,通过这件事让我们思考重新回到阅读经典,在今天这个图书丰富到泛滥的时代,应该重新看到经典的魅力。


今年3月,“三联韬奋书店”的24小时书店营业成为文化界的热点事件,特别是在李克强总理致信书店:“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后,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24小时书店。


在“实体书店”普遍面临困境


的今天,这种对经营模式的探索也给了爱书人不少信心。不过,也有书店经营者不看好这种模式的大范围扩张。杭州晓风书屋总经理姜爱军就提到,包括人力在内的经营成本是关键。时尚廊书店经理许志强也提醒同行,24小时书店概念很好,但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书店。


迟子建构中国北世界


作家迟子建的最新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将在明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与读者见面。这部小说将发表于最新一期的《收获》杂志上,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将推出单行本。《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接受采访时表示,小说的内容非常丰富,“她构建了一个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世界,人物有几十个,时间跨度几十年。”


小说分为斩马刀、制碑人、龙山之翼等十七章,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叫龙盏的小镇。


迟子建在序言中透露,创作源自2001年下乡时在中俄边境的小村庄遇见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有很多故事,但不幸遭遇车祸,“唤醒了我对那位老人的记忆,也唤醒了我沉淀着的一些小说素材”。


严歌苓写“军队女护士”


作家严歌苓近年来笔耕不辍,今年发表了《妈阁是座城》《老师好美》等小说。2015年将推出新作,据程永新介绍,《收获》杂志第二期还将发表严歌苓的最新作品,“这部小说我们还在编辑中,名字没最终确定,之前暂定名是《护士万红》,主要讲的是一个特别能干的人有一颗水晶的心。”


程永新表示,现在已有影视公司找到严歌苓,所以不太方便太多透露故事情节,“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善良的军队女护士,批判了现实中的很多东西,也传达了坚定的信念”。有过军旅生涯的严歌苓,此前曾创作过多部军队题材的小说,如《七个战士和一个零》《绿雪》等。


毕飞宇9册文集春天见


近两年,茅奖得主毕飞宇的小说《推拿》先后改编为电视剧、话剧、电影。他的新书《写满字的空间》是一部非虚构散文集,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散文集收录了毕飞宇二十多年间写的随笔杂文,大多是写作、生活、读书的记叙与思考。


此外,毕飞宇文集也将于明年春季出版,收录了毕飞宇1991年至2013年创作发表的大部分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文集由9册组成,分别是《哺乳期的女人》《相爱的日子》《明天遥遥无期》《青衣》《玉米》《上海往事》《推拿》等。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高宇飞京华时报漫画谢瑶


原文:惊人之作难觅 回归常规与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