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志愿填报规划先行 平衡好院校与专业

2014-12-23 16:38:59

某调查机构曾分别对高考志愿填报的有关问题进行过调查(10015人参加),得出以下一组数据:


为何会出现这么高比例的不满意度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人在填报志愿时缺乏对自身特点的客观认识,在选大学挑专业时,不清楚自己究竟将来想做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在哪里,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


作家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人生当中最关键的十字路口有三个:第一个是高考升学,其中最关键的拐点就是高考,尤其是志愿填报;第二个是第一份工作,毕业后踏入哪个行业往往就意味着今后将选择哪样的生活方式;第三个是婚姻,意味着在人生伴侣中,会有什么样的人与你同行。只有这三个重大拐点都处理得好,才能被称为幸福美满的人生。人生在于选择,我们人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就是高考志愿填报,这也是我们人生职业规划的起点。


当年易中天老师的女儿填报高考志愿时,易中天给了女儿四个原则:第一是兴趣原则,选感兴趣的专业;第二是优势原则,选最能体现自己的优势的专业;第三是创造原则,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而不是做简单重复的劳动;第四是利益原则,这个专业最好还是能挣钱的。“因兴趣而有动力,因优势而有能力,因创造而有潜力,因利益创造收益”,这四个简单明了的原则值得新一届高三考生和家长们慢慢体会和好好借鉴。


高考升学是学生在升学规划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前的高考,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就业,因此,在高考升学选择中,必须分析自己的选择与未来学业发展、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结合职业规划选定报考地域、学校和专业。高考志愿其实就是地域、院校、专业的有机组合。


一所具备深厚文化底蕴、优秀精神得以一脉传承的大学,必然是一所好大学,当然,好大学的定义还不仅仅在于此。


从不同的视角考察,自然有不同的答案。从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上看,“985工程”高校强于“211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强于一般本科院校;从学生就业率上看,通常工科好于理科、理科强于文科。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不少用人单位对“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毕业生情有独钟。无论从哪一个视角考察,好大学之所以好,院校在于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社会认可度均较高。自然“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会成功跻身名校之列,备受用人单位青睐。正如上文所言,考生在无明确的专业倾向的情况下,笔者建议考生优先考虑选择一所好的学校。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就是说,大学真正的精神内核主要在于一所大学的“大师”。无论是发展历史、师资力量,亦或是科研水平,“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自然要比一般的本科院校略胜一筹。在大学期间接触的人脉不同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都是一般本科院校难以与“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相匹敌的。因此,在优选好大学还是好专业这个问题上,笔者始终认为,在好大学与好专业无法兼顾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选择好大学。专业问题可以通过辅修或者选修或者申请转专业等方式来解决。


这是每一年志愿填报时都令家长和考生非常纠结的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好大学和好专业兼而有之。但是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有个前提,即这所学校是你心仪的并且其开设的专业中有你喜欢的。好大学和好专业到底哪个更重要,笔者认为还是因人而异。如果你确实对某所大学特别心仪,它所开设的专业你都能接受,那么这所大学对你而言就是好大学,这时大学选择就比专业重要。而如果你有特别强的专业倾向,对相关专业又特别感兴趣,那么这时专业对你而言就比大学更重要。


在每年的志愿填报过程中,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即把现在的专业等同于未来的就业。因此,专业选择时很多人更加看重相关专业的就业率、工资水平、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等等。当然了,这样的专业选择符合大多数人的逻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专业选择方式一定能为考生带去大学好前程吗?


由此看来,如今选择的专业不一定就是未来要从事的相关行业。例如,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眼里,学新闻学未来就一定能成为记者、编辑,但殊不知很多编辑、记者都出身于经济学、金融学或其他外国语等专业。因此,在选择专业过程中,考生更多地应该对自己进行中长期的职业规划,根据职业规划的内容来确定自己的专业。


原文:志愿填报规划先行 平衡好院校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