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研究数据显示,平板电脑在2014年的销量增长放缓,市场逐渐趋于稳定,并步入创新的瓶颈期。受到大屏智能手机的冲击和替代作用,以及PC和笔记本电脑的虎视眈眈,以及产品自身的缺陷,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平板电脑的命运堪忧。厂商自救最主要还是“创新”,只有用心思考平板的定位人群、使用寿命、致命弱点、以及软件实力等多方因素,才能给用户新奇的感官视角,用户粘性才能进一步加强。
2014年即将结束,纵观今年平板电脑在全球的发展情况,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它已不再那么热烈的成为电子爱好者们口中的“热品”了。IDC观测,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规模达到5380万台,较去年同期的4760万台,增长了11.5%,不过增长速度较以往有所减缓。纵观全年,虽然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仍在继续增长,但2014年增速也可能大幅放缓,出货总量约为2.357亿台,从2013年的52.5%大幅下滑至7.2%。而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给出的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比例预计会减少11.8%,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平板电脑市场的增速也在大幅放缓。易观智库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脑销量同比增速已经从一、二季度的48%、53.8%骤降至25.1%。易观智库认为,这主要受到苹果产品销量下滑影响。
从全球主流的几个平板厂商的出货量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三星出货量实现同比5.6%的增长;苹果和华硕则分别出现12.8%和0.9%的同比下滑。可以说,这将是苹果公司遭遇的最严重的iPad出货量下滑,而在2012年到2013年期间,iPad的出货量曾实现52.5%的年增长。
在整个电子行业中,似乎所有电子设备都不能摆脱“兴起、繁荣、再衰败”的命运。与PC相比,平板电脑可能来得更快些,或许只能存在不到10年时间,但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平板电脑的衰弱?平板电脑是否有机会与非智能机、PC一样存活更久、更有声有色?
从今年的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通过一些研究机构的调查和产品整体的性能可窥见,平板电脑在2014年出货量增幅大量下滑,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个方面:外部市场的冲击、产品自身的缺陷暴露,以及产品的适应能力不足。
从产品所在的大环境看,大屏智能手机以及低价触控笔记本电脑严重挤压平板电脑市场。平板电脑兴旺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它的大屏,前几年市场上的大屏手机还寥寥无几,2013年还出现风靡一时的通话平板产品,在二三线市场非常走俏。但随着5寸以上智能手机的流行,小平板逐渐陷入尴尬的局面。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一步步完善,其与平板互相威胁着对方的市场份额。
平板电脑相对于笔记本电脑和PC机的劣势一直横在中间,而厂商陷入价格战、同质化等恶性循环的困境让平板处境堪忧。PC和笔记本电脑拥有平板所没有的功能,让现在的电子市场短暂呈现出多足鼎立的情况,但多个研究机构认为,大屏手机、低价笔记本电脑对平板电脑产生了替代效应,例如199美元低价笔记本将排挤300美元以上可拆卸式Windows平板。再看国内,山寨平板无处不在,它们就是看准了用户对低价的趋向,大打价格战,而背后,是利润的进一步压缩,一家平板白牌厂商透露,现在大品牌的平板电脑价格已经降到了千元,山寨机只能在七八百元的价位才有竞争力,除了那些每个月能出10万台以上货的大厂商,其他出货量较少的企业基本处于微利甚至无利状态。
平板更换周期相对长,不能最紧密的跟着用户的需求而更新,而创新能力越来越弱则是根本病灶。现在,很多平板电脑用户的使用时间却超过3年,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4年,而这4年间,智能手机已经有能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创新,当平板不能再给用户带来如智能手机一般的新奇与便携,平板便更加无人问津。平板电脑的领头羊,苹果公司在推出了颠覆性的iPad后,成功抓住了消费者的心,但近来却都只是在平板电脑的配置和屏幕做些小修小补,再未让世人充满眩晕和尖叫的产品,微软、三星、索尼、亚马逊等其他大厂商亦是如此。长久下来,平板必会淡出用户视线。
尽管平板电脑整体出货量放缓,但并不代表平板必死,企业依然有可以努力的方向。对于一些厂商而言,市场格局的变化也意味着新机遇。IDC的预计显示,尽管平板电脑整体销量的涨幅出现下滑,但商用平板电脑市场却在逐渐升温,它在所有平板电脑产品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或许这将成为未来平板产品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对微软、惠普和英特尔等厂商而言,这是个好消息。IDC公司预计,到 2015年平板电脑的销量将会超过所有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销量之和。这就意味着移动化使用需求进一步扩大。而Windows办公平板电脑开始成为不少上班族的首选,又可以实现轻办公,又能够兼顾平板娱乐性。
再者,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产品创新力、深耕细分市场,开拓出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在未来的移动设备竞争中,也许,平板不会消失,但必然面临诸多考验,可能会悄然转变形态,演变为一种专业设备。如果仅仅在媒体特别是通讯功能上,死磕智能手机,前景肯定不会太妙。企业应该想的,是如何能超越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而不只是生产替代品。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思考,企业是否可以解决平板的大屏不易通话的问题,以及大屏的携带问题,及天马行空的幻想出折叠平板、摔不坏平板等,也未必是不可能的。通过对平板的定位人群、使用寿命、致命弱点、以及软件实力的考虑,或许还可以联合运营商在通话平板上再次进行创新,相信未来的平板电脑还是有可能带给用户惊喜的。
总之,厂商如何制止下滑趋势,重拾消费者信心才最为关键。要想实现行业触底反弹,企业应通过加强产品创新力、深耕细分市场,开拓出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记者 卞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