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江苏省教育厅举行高校师生座谈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进一步明确高校师生肩负的时代重任,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发愤图强,努力为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征程贡献力量。
座谈会上,参加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编了《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宪文首先发言:“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意味深长地指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更进一步指出,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这是对日本政府当局及其右翼势力最为严重的警告。中国和亚洲人民应该携起手来,批判日本右翼势力,严防日本重新走上军国主义的老路。”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朱拓随后表示,总书记的讲话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认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国家层面对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表示深切悼念,对和平充满期许,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历史和未来,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性的光辉。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徐雷感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满正义与道德的力量,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此外,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张华深有感触地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告诉了我们,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让我们深受鼓舞。”南京农业大学教师汪浩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让我们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学生代表、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邱阳说:“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这让我更加感受到自己肩上背负的责任。”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分享了师生们的学习体会后说,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宣示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对于全省教育系统来说,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告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最好方式就是更加努力学习、更加勤奋工作,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好中国梦江苏篇章而不懈努力。